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上)( 九 )
如果将对外开放视为面向国际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提高,那么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引入和扩大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换言之,只有将此前的经济运行方式转变为价格信号有效的宏观政策环境、企业和居民分散化决策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拥有自我选择权的微观经济机制,中国才有可能探寻到能够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个意义上,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内生产物,依据市场机制来推动经济发展体现出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发展的普遍特性。
正是依据这种逻辑,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转折点,中国开启了对内市场化改革和对外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大转折。1982年,十二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1987年,十三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十四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过程在理论认识或政策文本层面集中体现出市场化转型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渐次增强。
从实践角度看,与理论认识或政策文本的演变相契合,中国先后推进了从农村经营方式到城市企业经营体制、从民营企业增量调整到国有企业存量改革、从各类企业变革到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从产品市场价格放开到要素市场化提高、从价格“双轨制”到价格逐渐并轨的系统性变革。与此同时,依托从沿海到内地、从商品到要素、从试点到推广的策略,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在渐次提高,直至2001年,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实现了从有限开放格局向全面开放格局的深刻转变。
- 中国最刺激的电梯,300米的高度2分钟到达,玻璃栈道算什么
- 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冬捕开始啦,渔民直接用湖水煮鱼,味道太棒啦
-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被称为风水第一城,如今都不收门票
- 世界第一夺命公路,从中国到菲律宾必经这里,引来无数游客挑战
- 中国“唯一”以货币命名的城市,5000多年不改名,你知道是哪里吗
- 中国“最爱国”的玻璃桥!仅凭8根柱子支撑建在狼牙山山顶上!
- 中国的垃圾食品,成为非洲炫富的资本,女性还用来相亲
- 中国实力最强的地级市,GDP将破2W亿大关,却至今没有自己的机场
- 当年中国花费20亿,在废石坑里建造的酒店,现在怎么样了?
- 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谁才是中国舌尖上的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