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袁隆平|“90后”袁隆平在重庆的“稻田革命”!小山村成网红( 七 )



按关键词阅读: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本科毕业。

参加工作 第一站在大足万古镇

虽然1953年袁隆平才从当时的西南农学院本科毕业,但在1952年,他就参加了工作。

1952年,大足万古镇(原四川省大足县万古区)正进行“土改”,可村里识字的人没几个,工作很难开展。这时,从“上面”来了一个“工作组”,对“土改”工作进行指导。

这个“工作组”中,就有“袁大学生”——袁隆平。

这是袁隆平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他在这里参加了3个月的“土改”工作。

大足区万古镇老人卢中明,在土改时期曾与袁隆平共事。他生前曾在采访时聊起袁隆平与大足之间的“情缘”。

“这个人很肯干,大家都喜欢他。”卢中明生前回忆,当时袁隆平来帮助搞土改,主要是搞表格、搞统计、搞宣传,还要根据政策“支招”土地如何分。

当时的生活和办公条件艰苦,袁隆平白天在原万古区新石乡17村的莲花庵办公,晚上就住在村民家中。

那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了一整晚,因为天气原因没法干活,有两名工作队成员担心完不成任务。袁隆平知道后叫上两名成员,二话不说冒着大雪到队里加班,熬了一个通宵后把统计表做好。第二天,他们如期把统计表交到指挥员手中,让村民及时分到了土地。

考察南川 一到就直奔超级稻示范片

2015年8月11日,袁隆平再次回到重庆,考察南川区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他强调人才战略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基因”。

这一年,袁隆平已是85岁高龄,但他仍旧保持着一贯的风格,穿着简单朴素的方格衬衣,步履稳健。他一到南川,就直奔东城街道三秀社区第五期超级杂交稻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

当时的袁隆平显得健谈而兴奋,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参观杂交稻示范基地,一边与农民和本地专家交流,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现场参观后,陪同的南川区领导请袁隆平为南川题词。袁隆平欣然写下“南川米”。

当天的午饭准备的是金佛山优质大米,这种大米粒细体长、形状似梭、质白如玉、米色透明,煮出的米饭绵柔甜香、清爽可口。袁隆平吃完一碗米饭后连说“好吃”,并认真询问了南川米的生产环境、种植技术等情况。

随后,袁隆平拿来他此前的题字,再次提笔在“南川米”后面加了一个“好”字。

今年结缘89岁高龄任北碚区顾问

袁隆平最近一次回重庆,是2016年4月17日,参加次日的西南大学110周年校庆。

当天下午3点30分,身着西装的袁隆平,一现身西南大学光大礼堂,现场就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继2018年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大足挂牌后,今年他又与北碚“结缘”。

今年10月14日,北碚区委书记周旭一行前往湖南长沙,拜访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同时赠送了由北碚区复兴小学师生创作的袁隆平画像。

袁隆平欣然应邀担任北碚区人民政府顾问。交谈中,周旭表示将进一步增进与西南大学的校地合作。

袁隆平听了后很高兴,还特地为北碚区、西南大学题字“校地合作,共进共荣”。


稿源:( 上游新闻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88022.html

标题:袁隆平|“90后”袁隆平在重庆的“稻田革命”!小山村成网红( 七 )


上一篇:安全帽|让高空抛物的法治“安全帽”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

下一篇:谭军龙|郴州公安局副处级侦查员谭军龙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