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饮水安全|湖南消灭农村饮水安全盲区 120万人又通自来水(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十三五”期间,武冈市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总投入约10.6亿元,其中,争取专项投资和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投入2.6亿元,采取PPP模式投融资近8亿元。在PPP模式的加速推动下,武冈市全面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的规划目标。

想方设法寻找水源

往年一遇旱,永顺县灵溪镇吉峰村就要依赖政府部门送水喝。今年秋冬连续干旱两三个月,采访人员两次到村里采访,村民一直没有“喊渴”。

吉峰村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加之地处山腰,缺水是常态。村民告诉采访人员,以前家家户户修小水窖、建积雨池,靠过滤的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对自来水充满渴盼。

为了解决378户1400多名村民的饮水问题,永顺县水利局组织打井队进村,从板栗寨到刘家组,从马上坡到三好桥,从下寨到中寨,一连打了6口井,都没有打出水来。县水利局请来省地勘局405队的工程队,经过反复论证和勘测,重新选择一个打水点,当钻头打到615米的地下深处时,清泉终于冒了出来。大家奔走相告,村民陈大志、刘时海专门点燃存放已久的鞭炮表示庆祝。

寻找可靠的水源,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关键一步。我省相关各县市区想方设法,用多种形式解决饮水来源。对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尚有富余供水能力的骨干供水工程,实行管网延伸,解决周边农村的饮水问题;在干旱缺水、人口居住集中的区域,新建“千吨万人”工程;改扩建规模以上供水工程,扩大供水范围;局部受条件限制无法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地区,采取接山泉水、打井等方法解决水源问题。

目前,全省已有津市、武冈等多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建好农村饮水工程之后,管好用好工程,保障良性运行,才能彻底实现饮水安全。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省水利厅在总结多年试点的基础上,指导各地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联合专业管理机构、受益主体,合力补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短板。

推进专业化管理。采用引进专业水务公司、重组或扩展城乡供水公司等方式,以县为单位确定专业化公司,由专业公司负责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营运及水质化验等。宁远县成立县农村供水总公司,主要负责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水费收缴、水质检测、水源保护等,反响良好。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我省全面落实农村自来水工程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等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规范水价制定和水费收缴,根据《湖南省农村集中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要求,逐步推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保障工程正常运行经费。嘉禾县由县财政对县自来水公司按10元每户的标准进行管护经费补贴,城乡水价统一为1.87元每吨,农村五保户、低保户每月3吨以内用水还能得到减免优惠,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邵阳县采用“水费收入提一点、县级财政补一点”等办法,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乡镇用水户协会按照水费的5%至10%提取统筹金,用于跨乡和单乡跨村集中供水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县财政每年对规模水厂按受益人口10元每人的标准进行补贴,乡镇财政每年对辖区内的集中供水工程视情况予以支持。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良好。


稿源:( 湖南日报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92069.html

标题:饮水安全|湖南消灭农村饮水安全盲区 120万人又通自来水( 二 )


上一篇:一等座|注意啦!今天起湖南部分高铁车票价格上调

下一篇:为何长城的尽头是在大海中的?老外看后直呼:中国古人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