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在10月9日的动员会后,39位药物经济学专家随机领取了自己需要进行测算的药物资料。
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与测算专家进行沟通,他们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测算方案,找到最利于谈判的价格。
在药物经济学的专家进行测算的同时,另一组来自各地医保部门的11位基金测算专家,也在同步进行测算。他们计算的是药品谈判成功进入医保之后,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分析。
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基金测算专家顾亚斌说:“给我们一个总体的基金总盘子,有多大的空间来用于购买或者跟企业谈判新增的药品目录,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总的盘子下怎么样来进行测算,用有限的钱购买到最好的产品。”
通过药物经济学专家和基金测算专家这两组专家的共同测算,各个药品的谈判底价才最终确定。这个底价决定着谈判是否能够成功,也是医保部门谈判的底牌。
底价是医保局的底线,也是企业能够过关的合格线。一些企业试图走捷径,医保局测算工作动员会的当天,在医保局门口,就有人蹲守在附近观察专家的组成。有些企业甚至还想在私下和专家单独接触。
专家廉洁自律是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整个测算的制度和流程也为保障谈判工作的公平公正上了一道安全阀。
黄心宇说:“药物经济学的这一组专家测算,我们每一个专家是独立测算的,对于每一个药品具体的测算方法,我们请药物经济学组的组长、副组长进行会商把关,告诉专家大概应该怎么测算。”

药品和专家一一对应,责任自然更加明确,再加上组长们统一标准,结果也就更加公平。另一方面,药物经济学专家组和基金测算专家组平行测算,互不干扰,两组的测算结果都影响着最后的底价。这种去中心化的设计,为测算工作加了一道密码锁。
黄心宇说:“这两组是平行测算的,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底价,到最后两组平行的结果,我们是在一个完全保密的状态下,根据事先确定的固定规则,形成了最终医保方的底价,并且严格保密,到了谈判的现场才交给谈判组,所以能够尽量保证这个过程中,底价不被泄露出去。”
在最终的底价确定之前,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10月26日到28日,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的三位组长和医保局医疗服务管理司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三个小组,分别和各个企业的代表,就每个药品的测算方式,逐一进行了沟通。
双方反馈意见之后,国家医保局综合各方内容,最终获得每个药品的谈判价格。正是在确定拟谈判药品、测算谈判价格、与企业沟通等流程中严格保密,这个底价才成为谈判组手里的底牌,这样,谈判组才能在和企业的谈判中通过一次次“灵魂砍价”将价格降下来。
经过一轮轮的艰辛谈判,甚至有企业代表留下了眼泪。
经过和总部再三沟通,企业方最终报出一个价格。
入围之后,专家和企业还要进一步谈判,使得企业报价一步步接近底价,甚至低于底价。在最后一轮报价之后,企业最终谈判成功。
盐酸阿来替尼最终的签约价格在医保局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出于保密,签约价格无法公布。这是国家医疗保障局对药品谈判的创新之处,允许企业申请价格保密,从而为中国患者争取到尽可能低的价格。
稿源:( 红网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92741.html
标题:医保|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火了!幕后工作实录来了(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