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黔张常铁路 刷新国内岩溶地区高标准铁路建设纪录( 二 )


灾害|黔张常铁路 刷新国内岩溶地区高标准铁路建设纪录

铁一院技术人员在溶洞进行勘测。

为了切实将黔张常铁路打造成我国岩溶地区的“安全线、示范线、环保线、扶贫线”,勘察设计中广泛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3S”技术,集中了空间探测、计算机、数据库、人工智能和地球科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成就,在前期地质判释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良地质判释准确率达到了85%,成为判释全线各种不良地质的“天眼”。


灾害|黔张常铁路 刷新国内岩溶地区高标准铁路建设纪录

铁一院技术人员现场勘探。

黔张常铁路全线新建隧道100座,总长达171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50.3%,其中有85公里的隧道通过岩溶地段,隧道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极大。通过科学的选线理念和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杜绝了施工岩溶灾害,保证了隧道安全和质量。从未发生过一次岩溶灾害事故,为我国在复杂岩溶区修建铁路隧道的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灾害|黔张常铁路 刷新国内岩溶地区高标准铁路建设纪录